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杨国舅 > 第一八一章 入宫!

第一八一章 入宫!(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scriptapp2();/script

这天杨云同松梅及王籍,乘坐马车前往洛阳皇宫。

远远便看到洛阳皇宫的雄伟壮丽,松梅掀开马车车帘,探头往洛阳宫的方向看去,啧啧称奇:“只是东都宫城已如此繁华,长安的宫城不更如天宫一般?”

“少见多怪。”

王籍道,“长安的宫城跟洛阳相比都有所不如,这里占地更大,宫殿也更新,所以圣上才喜欢到洛阳巡幸。”

因武则天登基后迁都洛阳,对洛阳皇宫大肆扩建,使得洛阳皇宫的繁华程度比之长安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杨云深知这段典故,对他而言,宫闱更多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至于华丽与否跟他没多大关系,总归不是他的住所,所以不太关注。

到了宫城左掖门外,有太监正在那里等候,杨云打量了几眼,并非是高力士亲临。

太监上前对松梅和杨云行了个礼,笑道:“小人乃中监左门执事,您们可以称呼小安子便可。”

这太监三十来岁,并不年轻,称呼小安子有些怪怪的,松梅作为杨云名义上的师长,笑着回礼:“安公公有礼了。”

小安子很高兴,连皇帝都推崇有加的天师对自己礼敬有加,让他分外有面子。

“这位就是道家祖师爷像前施展神术的杨天师,是吧?真是年少有为,以后必定修炼成仙……”

小安子跟杨云打招呼时,态度的恭敬程度又提升了几分,这让松梅略显尴尬。

松梅作为师傅,徒弟的名气反倒比他大多了,好像他才是跟班似的,不过想了想,本来就是冒充杨云的师傅,心中的不痛快也就减轻些许。

“这位安公公,劳烦您在前带路,这里我们不熟,怕乱了规矩。”王籍毕竟是高官子弟,在宫人面前说话也显得很得体。

“几位请。”

小安子笑着在前带路。

……

……

小安子有皇帝御旨,还有高力士赐的腰牌,带杨云三人入宫非常方便,即便如此,在过宫门前也要经过详细搜查。

唐朝自开国以来,篡位几乎成为一种传统。

从李世民到李隆基,几乎每代皇帝都是在腥风血雨中上位,故此李隆基对自己的安危异常看重,生怕有人谋逆,即便是松梅带的一些斗法的必要用具,诸如桃木剑、黄纸符咒、磷粉等等,都被查扣下来。

小安子脸上满是歉意:“天师请见谅,入宫不能携带不明来历的物品,您要用的东西,宫里都会有准备,不必担心。”

杨云心想:“在皇宫里想用障眼法蒙骗过关,怕是没那么容易,施法的材料都是宫里人找的,稍微一查问,不就知道用了什么?”

“罗公远能在这样宫禁森严的地方谋事,可真不容易。”

过了左掖门,经太府寺、鸿胪寺到端门内侧,进入宫城的主轴,远远看到洛阳皇宫的内宫外墙,以及内宫的正门应天门。

应天门也称“则天门”,在武则天登基后避讳改称应天门,后改为神龙门,如同后世明清故宫的午门,应天门的屹立代表着皇权至上,一旦应天门失守则意味着皇城失守。

武周嗣圣、垂拱、载初、如意、长寿、证圣等年间,朝廷肆赦、改元、献俘受降、接见外国使臣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不过自从李隆基登基后,朝廷相对重要的仪式均回归到长安皇宫举行,这巍峨雄壮的宫门,更像是皇权曾经达到巅峰的象征,见证的是辉煌的历史。

再往后走,过乾元门,正式进入皇宫内城,这里地势相对空旷一些,除了左右的钟鼓楼,一路向前分别便是万象深宫、贞观殿等建筑。

其中万象神宫最是雄伟。

万象神宫是皇宫正殿,也称明堂,玄宗开元年间改称含元殿,乃是洛阳皇宫的代表建筑,高大雄伟,气势滂沱,比之明清故宫最大的宫殿太和殿不知要高大多少倍,王勃曾作《乾元殿颂》纪念这一堪称奇迹的建筑。

而他们要入内殿的路,并不经万象神宫,而是走东夹道,两侧有围墙隔着,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

前往观礼门的路上,小安子有意加快了步伐,杨云等人只能小跑跟上。

到了宏徽殿,小安子终于停下来,远远看到高力士坐在殿前的石阶上,屁股下是一张胡床……这里如同高力士的家,坐着不说还掐着兰花指,举着茶杯品茗,一点儿没有作为奴婢应有的谦卑恭谨。

几人走近,侍卫上前阻拦。

小安子单独上台阶跟高力士耳语两句,高力士这才打量杨云几人,从胡床上起身,走下台阶。

“杨道长,久违了,这位不会就是你的师傅,武尊道长吧?”高力士跟杨云照面过,态度仍旧显得很冷淡,看向松梅时也没好脸色。

松梅主动行礼:“贫道正是武尊,见过高公公。”

小安子纠正:“要称呼高公,真是不懂规矩。”

“无妨无妨,宫里做事,称呼什么不打紧,却不知这位小道长……”

高力士又打量王籍,在他看来,除了武尊和杨云现身此处,不该再有旁的人节外生枝。

小安子解释道:“这位也是洛阳刘府尹特别举荐的,说也是武尊天师的徒弟,系杨天师的师弟,会法术,他还是金吾卫王将军的三公子……”

“名门之后啊,难能可贵。”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朕乃一代圣君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混在洪武当咸鱼干宋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返回顶部